“心路之光”宣讲团第一次宣讲活动开始啦!
“心路之光”宣讲团,恰似一把精巧的钥匙,巧妙地打开人们因焦虑而紧锁的心门,让温暖的阳光倾洒而入,助力大家轻卸焦虑,勇敢地迈向心向暖阳的生活。今天,就让我们和“心路之光”宣讲团一起开启“轻卸焦虑,心向暖阳”之旅。
3月5日,心路之光宣讲团开启新学期第一次宣讲活动。

宣讲团本次的宣讲主题是轻卸焦虑,心向暖阳。宣讲团从四个方面为同学们讲解,分别是认识焦虑,探寻原因,焦虑影响以及应对策略。
首先,宣讲团带同学们认识了焦虑。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复杂心理状态,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它是个体在面临潜在威胁或不确定性时产生的情绪反应。在情绪上表现为担忧、不安与恐惧;认知方面,会使注意力难以集中,思维偏向负面,还可能影响记忆。生理上,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,出现心跳加快、出汗等反应,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影响。行为上常导致回避或过度行为。从精神分析角度,是本我、自我、超我冲突的结果。适当焦虑可提高效率,但过度焦虑会影响生活与身心健康。

然后,宣讲团又和同学们一起探寻焦虑的原因。焦虑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,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大学课程深度和广度提升,一些专业课程难度较大,考试、作业、论文等任务繁多。同时,奖学金、保研等竞争激烈,学业成绩不理想或未达预期,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。
2、进入大学,需要重新建立社交关系。部分学生因性格内向、社交技能缺乏等,难以融入集体,出现人际冲突时也不知如何处理,从而在社交方面感到焦虑。
3、大学是通向社会的过渡阶段,很多大学生对职业市场了解有限,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,不知道未来要从事什么工作,对考研、考公、就业等选择犹豫不决,容易引发焦虑。
4、父母和家人对大学生往往有较高期望,当学生觉得自己无法达到这些期望时,会产生心理负担和焦虑感。
之后,宣讲团又客观地讲述了焦虑产生的影响。焦虑对个体的影响利弊兼具,且呈多维度渗透。从生理机能看,适度焦虑时,人体交感神经兴奋,促使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,为应对潜在威胁储备能量;可过度焦虑则会扰乱内分泌,长期下来免疫力降低,易引发各类疾病。认知层面,适度状态能提升注意力,让人对周遭危险更警觉;但过度焦虑会干扰思维,造成注意力分散、记忆力减退,还常引发灾难化思维,夸大负面结果。行为表现上,适度焦虑促使人们积极行动,如考前焦虑能推动学生认真复习;过度焦虑却会导致退缩、回避行为,阻碍个体正常社交与生活,使人陷入恶性循环。

最后,宣讲团详细地介绍了应对策略。大学生可从多方面缓解焦虑情绪。认知上,正视焦虑,明白它是正常情绪反应,用积极思维取代灾难化想法,比如把“这次考试肯定挂科”改成“认真复习,尽力而为”。生活里,保持规律作息,充足睡眠能稳定情绪;坚持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,像跑步、打球,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改善心情。社交层面,多参与社团活动,与朋友倾诉交流,分享烦恼,从他人处获取支持。还可培养兴趣爱好,沉浸绘画、音乐时,注意力转移,焦虑感自然减轻。

通过这次活动,我们认识到焦虑虽如影随形,但它绝非不可战胜。同学们,当焦虑的阴云笼罩,别忘了运用认知调整、情绪调节等方法驱散阴霾。在这宝贵的大学时光里,愿大家都能轻装上阵,把焦虑化作成长的垫脚石。心向暖阳,去探索知识的海洋,去拓展社交的天地,去追逐梦想的光芒。以无畏之心,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,让青春在阳光照耀下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,开启充实且精彩的人生旅程。

“心路之光”宣讲团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大家庭,他们是温暖的陪伴者,宛如在焦虑迷雾如瘴气般弥漫的时刻穿透混沌的明亮灯塔。他们以积极心态为光,用科学技巧作指引,在“拒绝焦虑,重塑自我”的征途上为我们领航。用坚定信念驱散不安,以实用策略助力蜕变,引领我们在心灵的荆棘中披荆斩棘,奔赴心向暖阳的坦途。快来加入我们吧,让我们一起点亮心路之光,一同感受心路之光散发出的温暖与强大力量!
撰稿:隋志娟
初审:李林如 李绚
复审:姜麒麟
终审:赵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