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心理健康是什么呢?
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、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。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、积极的内心体验、良好的社会适应、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。
二、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
1、具有适度安全感受。
2、对自我有充分的了解,并能对自我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。
3、生活梦想和目标切合实际。
4、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。
5、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。
6、具有一定的学习的能力。
7、保持良好人际关系。
8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9、在团体要求的前提下,较好地发挥自我的个性。
10、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,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。
三、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
1、生物因素
包括遗传因素、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、脑外伤及其他因素。
2、社会因素
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,在大学里我们可能经历考试挂科、比赛失败等负性生活事件,当这些负性生活事件超过我们正常的承受能力时,就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。
我们在不断成长,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变化。第一次进入大学的我们,或许不适应大学集体宿舍的生活,不喜欢完全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学习模式。
3、心理因素
人在处于消极情绪时,不但会降低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,而且紧张、恐惧、烦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,造成对某一问题“总是”无法解决的困境。
敏感多疑会降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,以至于终日处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,最终导致心理崩溃、自信心丧失。
回避社交的人怕在公共场所出丑,强烈担心被他人拒绝和不喜欢,怕人们发现自己紧张和脆弱、愚蠢与鄙陋。这让我们难以信任他人,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。
四、我们如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呢?
1、学会控制情绪,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,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,大学生可以通过认识、理解自身情绪的产生原因,学习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,接纳自身消极情绪,维持积极情绪,实现对情绪的控制进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。
2、开展适量运动。运动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,坚持适量运动,每周三到五天,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,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帮助。
3、保证充足睡眠。睡眠质量是身心健康的综合表现,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,使负面情绪增加,大学生应当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,少熬夜,早睡早起。
4、积极寻求支持,当大学生遇到难以通过自身调节克服的心理困难时,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同学、朋友、家长、教师以及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寻求帮助,在各方支持下恢复自身心理平衡,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。
在大学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,适应大学环境、规划大学生活、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学会应对压力都是非常关键的。通过建立支持系统、制定目标、积极交往以及寻求帮助,你将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,度过一段充实、有意义的大学生活。加油!
心若向阳,无谓悲伤,轻安喜乐,次第花开。
撰稿:王思晗 马慧娜
初审:李林如 李瑶 李绚
复审:姜麒麟
终审:赵青